页面

2015年2月13日星期五

奈何桥的迷魂汤 妙航

奈何桥的迷魂汤

奈何桥的迷魂汤-古老的民间故事……问题是为什么要给你灌迷魂汤?如若是不给灌汤往世的一切不就历历在目久存心间了吗——那样多好呀!
所谓的人生就是个经历,经历中你会有很多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积怨,深埋在你的心头而挥之不去……致使你的以后——永远是生活在阴暗的仇恨之中而不能够自拔——无可奈何?
那么,在桥头给你灌了迷魂汤——相当于你放下了以往……犹如白纸一张,再去书写自己的新生,新篇章。
人生就是这样的,须是不断的放下,你才能够注重你的当下,你的未来。
不能够让以往的积怨、仇恨……毁灭了你当下的生活,乃至你的美好的未来的人生?2015-2-9

妙航法师 解读《心经》


妙航法师 解读《心经》
心经解读
光,心叫妙明紫金光,亦叫妙明心,因此,心生之慧叫慧光,也叫智慧灯。六祖云:「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波万年愚。」心有欲叫迷,解迷生智慧叫觉悟,迷既然解了,法也没用了,这叫做物空心空法亦空,了无一物。
波罗密
汉语叫做“到彼岸”。甚麽叫做此岸,甚麽叫做彼岸呢?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苦多乐少,所以又叫做苦海,有些是人为的灾难,有些是自然的灾害,有可以避免的,有不可抗拒的,如水火刀兵,旱涝饥谨,生老病死离别苦,贪求之心不得等等,人若脱离苦海,登上佛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为到彼岸,一个学佛者,思想境界达到如如不动,不被一切所迷,不被万境所转,心若真空,为到彼岸。遇事着急上火,生气发愁,悲伤恐惧等等,是此岸,坦然无事,心平气和,常乐常净,是非无动於心,是彼岸。实际上,幸福和痛苦,好与坏等,全在一人之心,佛说万法,不过是为人明心而说,法是船,觉是岸,心达明,觉至圆,也无此岸,也无彼岸。
汉语叫做“定”。定,心稳如泰山,如如不动为定,非指身体的姿势或身体动与不动而言,万境攻心心不动为定,心不被是非,混乱,烦恼,忧愁,悲伤,恐惧,生死所转为定。定乃心之用,无心何言定?定,心之假名,心达真空,无定无静,定静无非明心之法语,人的一生幸福,贫困,本属虚幻,百年之後不过是一把骨灰,完结了人的一生,留下来的,只是幻影虚名,世人把人生看得真实不虚之事,所以心迷在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不能自拔,作为一个人来讲,社会,工作,家庭,是非,繁多复杂,万事纷纭,事过心清,心不被一切所迷为定。
这里所说的心,不是心脏的心,心是一身之主宰,是人的生命之本,是见闻知觉的能源。心在人在,心去人亡,心也是天下之大本,因为人有一颗妙明之心,才能应物,产生意识,才能理解万物,改造万物,才能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语言文字、文化知识、科学成果、纲常伦理、宗教等等,哪一样不是人心的产物?心是大自然赋予人的一台灵机,是世界上的万机之母,可以这样说,世界上如果没有人的心,也就没有了人类社会一切。心既然有这麽大的本领,我们就应该了解它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它是从何处来?它是怎麽样的?水有源,树有根,找到了根源,才能真正明白,真正理解,心是宇宙真空所化之灵气,故谓之心灵。
释迦牟尼佛说,人的心性大而无所不包,细而无所不举,天地日月,河海湖沼,一草一木,都含在如来性海之中,心不在内,亦不在外,自身肉体亦含在心内,如电灯本体亦含在电灯光内一样,人的心能装下整个世界而不满。心之光体遍於五行六合之外,所以叫如来性海,万物之形相俱映在海水之中,人的思维到那里,心之光就到那里。意念一动,万里之外,心之光当下即至。心光之速为神速,超过物质之光速。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即是此意。
心在人身来说,也不在体内,也不在体外,无在无不在,心为万灵机,用到那儿,那儿就灵,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六种功能,用那个,那个灵,同时用,同时灵,所以妙明心又叫「六根之性」。因为六种功能都源於一心。比如人用眼看物,眼只是条件,看是心看,不是眼看,就像人坐在屋内通过窗看见屋外之物,窗比作眼,室内之人比作心,窗不能看,人能看,眼不能看,心才能看,所以才把眼睛叫「心灵之窗」。人变老,心不变老。少年时代看山看水甚麽样,老年时再看山看水还是那样,见物之心永不老,所以才说「人老心不老」。听的功能也是一样,是用心来听,不是用耳来听,耳和眼一样也是条件,是人体器官之一。
没有心甚麽都听不见。比如人的心高度集中在某一事物上时,对其它事物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集中精神看书时,对电视里演的甚麽,唱的甚麽就不清楚。不是没听见,是没动心,心永远在听,从不停止。人睡着了也在听,所以一叫就会醒。人的一切功能,思维的功能,记忆的功能,录音录像的功,放音放像的功能,以及身体各部份的感觉功能,都是妙明之心起的作用,人的妙明之心和各个器官的关系,就像电源和电器设备的关系,有电,设备就能运转,没有电,设备就只是摆设,毫无用处。
佛留下的千经万卷都说的是心,都是明理明心之路,千言万语,苦口婆心,都是怕後人误入歧途,那一部经书有叫後人对着佛的偶像烧香祷告?顶礼膜拜?更没有说念佛的名字就能成佛,相反在「金刚经」中,佛用极具明确的语言告诉後人千万不要那样做:「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二字,非指释迦牟尼而言,是指人人之自我之心。
知心者为自知之明,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得用理来衡量。如果念佛的名字就能成佛,那麽请问宇宙之中第一位佛祖是念谁的名字才成佛的呢?念念不离心,自我之意念之念,即是佛因。没有心,你用甚麽去念?念佛之心即是佛。念使只是降伏意念之法,心正意念正,何须用念去降伏?人们对着自己塑造的泥塑像,烧香磕头能解决甚麽问题?这不是迷信又是甚麽?你朝拜的那个「佛」不是真佛,跪在地上磕头的这个才是真佛童.
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只有明心才能成佛,要想明心,必先明理,佛以悟真空妙理而成道,理明透彻心自明,明心者不念佛也是佛,光念佛不明心之人是迷佛迷法,佛以慈悲为本,慈悲二字,但是以心为基,慈悲是指心说,慈悲之心,没有定在出家,烧香,念经,拜佛上,是定在人的心上,慈悲之事,何时何地不能做?何人何处不能为?岂能局限在出家当和尚和烧香拜佛者的清规戒律等尘法上吗?所以学佛者不要本末倒置。


心经就是叫人找到自心,认识自心,明白自心,心经不是给後人留下的语言文字,而是留下了一颗真心,学佛者如果不认心,不炼心,不明心,佛之真传绝矣!把语言文字当成真的,把领会语言文字当成目的,等於没学,真空实相,不是用语言文字能够表达出来的,全凭自参自悟,亲自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说开口即是妄,落笔就是假,经书上写不出真的来,经书只是留给後人一张到达目的地的路线圈,光看图不走路,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到了目的地,这张图也就没有用了,为了过河到达彼岸,就要坐船,经书就是船,到了彼岸,船还有甚麽用呢?所以说「迷时千卷少,悟来一字多」。这就是「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道理。我们学佛的也应如是看。
经者路也。心经,心路也。心经离心无经矣。心经乃明心之圣旨,见性之坦途。心是万圣之纲,心是人人都有之大本,认心,炼心,明心,乃心经所指之路,是达无上正等正觉必经之路也,行路必先明路,自我之觉,明路之师也,自我之心,人类试金宝石也,路之邪正远近,觉悟者自知也。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自心如如不动,心生良智良能,用自心的智慧之光,化自心之暗昧,复自性之光明,证真空之境界,出尘海,超气海,入如来圆觉海
观自在菩萨
观:心之觉,以自心照自心为观,以自明化自愚为观,以自心悟真空为观。
自在:并不是自由自在,或逍遥自在。是自心理体如如不动,不住於法,不住於相,一无所住,自性本空为自在。起心即是妄,自性本来清净,也没有来,也没有去,即是自在。
菩萨:菩萨是梵语,译成汉语,「菩」意为觉,「萨」意为性,人能觉悟本性,这个「人」即是菩萨。
观自在菩萨,即是自心求理悟真宗,由定慧开始,悟心明觉,达明心见性的内圣功夫,即是自心自参自悟,自性自一度,自心自明的功夫。是明心见性的第一步,是明心见性的基础。是心行觉观,佛才把此经定名为心经。实为自心求理悟真宗,明心见性之真功,心为佛果,观自在菩萨为佛因。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即自心已通妙有真空之理体,无人无我,无善无恶,无是无非,清净本然,心明觉圆之时。
照见五蕴皆空
照不是用光去照,明心与自然母体合明叫照,即自我之真心本体,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叫做照,用自心智慧之明,照自心愚昧无知之暗,即是照。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的总称,即是蒙在珠宝上的尘垢,理明透彻一尘不染,复本性之圆明,心空无物,一物不迷,万有皆空,即是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自心理体本无苦厄,苦是随缘而生,因缘而起,父母深恩,夫妻儿女之重爱,生老病死,是是非非等精神上的压力,或肉体上的折磨,苦不堪言,无法摆脱。只有明白道理,认识到苦因何而起,因何而有,因何而生,才能摆脱。苦与不苦,是由心定,自心量大,无所谓苦。自心狭小,一句话都承受不了。同样的事,因人的觉悟不同,或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可能就有完全不同的结纶。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老婆婆,人人都叫她做哭婆,为甚麽呢?原来她每天都坐在庙门前哭。无论是晴天或是雨天都哭。有人就问她为甚麽每天都哭呢?她就回答:我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卖雨伞的,一个是卖鞋的。雨天的时候卖鞋的儿子没有生意,我替他担心所以便哭。当晴天的时候卖伞的儿子没有生意,我又替他担心所以便哭。人们听了就对她说:唏!雨天的时候卖伞的儿子有生意,你应该开心笑啦。晴天的时候卖鞋的儿子有生意,你更加应该笑啦。自从哭婆听了那人的一番说话後,从此就没有人叫她做哭婆了,无论是晴天或是雨天她都是开开心心的,人人都叫她做笑婆了。又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盲公,在地上拾到一只金戒指,他又非常不开心,人家都很奇怪,於是就问个究竟,你想想他怎样回答?他说:我是盲的也拾到金戒指,开眼人一天不知拾几多。其实只要明理明心,明白社会人生的一切道理,自心平静如水,不起一念,苦从何处来?自性圆明,无善无恶,无苦无乐,一切苦厄自脱。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舍利子,可以比喻为自性。
色,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物质。宇宙真空为万物之母,天地日月星都是源於真空母体,都是生於真空,灭於真空,生生不息,永无了期。这些被真空所包含的形形色色的万物,统称为色。色是真空演变生化出来的。是与空不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显的时候,人看得见,摸得着,谓之有,隐的时候,看不见,摸不着,谓之无。但实际上并不是无,而是隐於空,是另一种形式的有。比喻水,水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雨,雪,霜,雾,冰,都是水,波浪也是水,水蒸气也是水,这些都是有形式的水,水蒸气再扩散,与空合为一体,眼睛看不见了,只看见空,但并不等於空中无水。即是说,空即是隐於空,色即是现於空。妙有真空乃色之本,万物生生灭灭永无了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生是灭的开始,灭是生的开始,生生灭灭的一切是色,生色之本是真空,空色一体。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是客观外界之物,通过见闻觉知的功能,反映在心中产生的领受(受),想象(想),思维(行),辨别判断(识)的心理活动,这些都因心应才有。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在物上物就有,心不在物上物就无。心不在焉,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自做到如如不动,无受想行识。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舍利子,也可比喻为自我之心性,此言心之本质。
法,不是方法的法,也不是法术的法,这个法字,在这里泛指万事万物的意思,也可以说就是五蕴。前面已经说过,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和有永远互相转化,当然,有的转化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比如星球的生灭,恐怕得以若干万万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人生不过百年,谁也不可能看见这个转化的全部过程。但是用理可以推出来。在这个意义上说,不但宇宙真空无生无灭,万物也无生无灭,只是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存在着。所以说万物同体,谁也没有离开这个宇宙大自然,即然如此,也就无所谓垢与净的区别了。物转化为真空时,真空并没有增加,真空化为物时,真空也没有减少甚麽。就像人的生育一样,母生九子,母体并没有少了甚麽。一个子女没生,母体也没有多出甚麽,道理是一样的。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这里说的空,是说人的妙明之心本来空无一物,至清至净,如如不动,正因为如此,所以才能应万事万物,才称其为妙觉,色受想行识,心动则生,心空自灭,所以称其为幻,所以说真心之中,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岂能没有,每分每秒都在用,但真正起作用的能源是心,心若不动,心不外驰,眼耳鼻舌身意随之不起作用,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嗅香,舌不知味,触身无知觉,意不生念,虽有若无。眼耳鼻舌身意又叫六根,六根是心的派出机构,是心应万物不同的器官。心通过六根觉察,判断万事万物,那一根失灵,心就失去了那一方面的作用,心用到那一根,那一根就起作用,同时用,同时起作用,心不在六根上,六根就无事可做了,就失业了,就等於没有了。
无色声香味触法
色声香味触法是对应六根而言,又叫六尘。六根不起作用,六尘从何而起?故真心之中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此句是无眼界,无耳界,无鼻界,无舌界,无身界,无意识界的简化说法。界,解作「识」,所以也可以说成是无眼识乃至无意识识。六根眼为首,六根意为总,六根心为源,心动眼界生,心动意念立,心不动无界可立,眼见心不烦,声乱心不恼,心平气则和,自性无烦恼。自心本清静,一了百自了,明心见了性,万事都能了,表面平常人,心中觉悟高,不离诸是非,不逃诸烦恼,本来没有事,苦辣酸甜都是自我心。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明,是执迷不悟的人,无无明,是甚麽都明了,是一个知万理,通万化,自心圆明的大觉者。亦无无明尽,是一尘不染,万法皆空,明心见性的大觉者。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明,是执迷不悟的人,无无明,是甚麽都明了,是一个知万理,通万化,自心圆明的大觉者。亦无无明尽,是一尘不染,万法皆空,明心见性的大觉者。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说自心之光辉,与真空母体合而为一,已达无生无灭,无老无死之涅盘境界。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苦,求不得苦,五蕴盛苦。集,就是众苦在心,心中全是苦,灭,是跳出烦恼,诸苦全无,道,是所以能离苦得乐的原因。灭道,就是已达明心,无苦无乐的境界。苦乐乃是境,并非自心,自心如如不动,无苦亦无乐,到此地步,已无苦可舍,无集可断,无灭可证,无道可修,故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自心本来清静,本体光明。因除愚昧才生智慧,如无愚昧可除,智慧也不必生了。即无智。人愚昧无知之时,妙明之心并没有丢,只是自心不明白,似失而非失。理透心明之时,似得而非得,乃自家原来本有之珍宝,本非外得。俗语说:「骑着马找马」,也是这个道理。马本没丢,只是心没想到。心明白过来了,马也不是找回来的,本来就是自己骑着。即是无得。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罣碍
菩提萨埵(音多),简称菩萨。炼心达大定,自性圆明之人叫做菩萨。依心经所指之路,由定慧而达彼岸,复自性之真空,没有一丝欲念,万法皆空,为心无罣碍,得大自在,为心无罣碍。
无罣碍故 无有恐怖
人的生死本末,来龙去脉,以及宇宙自然千变万化之理,即已明了,就应一无所恋,一无所贪,人间的一切幸福,苦厄,生死别离,俱属幻生幻灭,此时此地天伦乐,散时离时两无关,假的真做圆伦理,何真何假如是观。明理明心法自然,即是心无罣碍。自心坦然自如,如如不动,就是已达到圆觉,已脱众苦,自然也没有恐布。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涅盘,就是自心已达圆觉,与真空母体合而为一,无生无灭。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去,现在,未来,称为三世。三世诸佛皆由此理而证。此理即自心自明,自性自度,依自性之定智慧,照自心之暗昧,而达明心圆觉,登无上界,与真空母体合而为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有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即是佛。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 是大神咒
智慧能解自心迷误、暗昧、无明、未知数,能通万化之源,无一化不知,无一神秘不解。自心比神还乎其神,秘不可言之事,迷不住心。自心不被一切所转,不被一切所迷,心同自然一体,自心就是一个大神。
咒,就是语真言实,不二之理,可不是把心经当做咒语来念就能成佛。若不理解经意,若不实际练心,若不能做到明理明心,即使念上几千遍几万遍也没用,能悟到自心,认识自心,体会到自心,用自心照自心,自心明自心,胜於念千经万卷,因为千经万卷唯心旨,就是说,千经万卷,都是已经明心的人,给尚未明心的人下的圣旨,必须遵旨而行。所以说千经万卷唯心旨,目的是明心不是念,心经所言之理,能使人明心,故为大神咒。
是大明咒
自心智慧明灯,照自心之暗空,达明心见性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自然真空同体,一性圆明,十方平等,是为大明,能达此地步皆是心经之功。是使心达大明之真宝,是使心达大明的明言灵语,此理真实不假,是为大明咒。
是无上咒
无上指心而言,人心是一身之君,是生命之源,理解宇宙人生的至极真理,也只能用心去悟,心为无上智,心出於无上之源,是为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自性真空妙明理体为万佛根,万佛源,无心一切皆无,也无佛,也无经。一切果皆从心成,心是一切的种子,若没有妙明心,就甚麽都没有了。心能明万理,心是一台灵机,心是万机之母,甚麽能与妙明之心相比呢?心高於一切,妙明心即是无等等。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所有的道理前面已经讲清楚了,没有甚麽再说的了,佛还怕後人不信,因此,这句话就像是佛在发誓一样地对後人说:「我不会欺骗你们,这个道理一点也不假,只要照这个道理去做,就一定能离苦得乐」,佛的慈悲之心尽矣,学佛者千万不要埋没圣贤一片心。无量大过难得悔,无为大法难得信。信是功德母,信而行,行而证,明心见性,也非难事。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此句从来没有人解过,只接上句真实不虚四字,即了结了这一大因缘。
心经总共有260个字,心经的实旨是心,是佛说与见性弟子由定慧到明理,明心,达到无上正等正觉的理论,心经是以心为刚,讲的是心法,心法的最高境界就是练功,自参自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用语言文字,是没辨法说清楚的这些就叫做语言道断,又叫真经无字,在这个意义上说,凡是有字的经,可以说的法,都是假的,写的经,说的法,就像一个指路牌,对不明方向的行人,是有用的,对一个不走路的人是无用的,对已经走过这段路的人,都是没有用的,练心者读心经亦要同样看法。
佛教所说的是慈悲,儒教所说的是忠恕,道教所说的是感应,这六个中文字,下面都有个心字在的,其实大家都是叫人去修心,去练心,亦是心经所有的意思,只不过是其它不同的学说,不同的老师,用不同的语言,去教同一个道。
(二)
悟解《心经》最关键的是开篇的三个字:观自在……这三个字若是悟差了,那就是一步歪则百步斜,去之甚远了。悟解《心经》第二个难点是经文中第二句的前三个字,舍利子。若再把此三字悟透,则经之全文就会慢慢解开了。但凡能把上述这六个字悟解出,再阅其它经卷会尤如心有灵犀,不仅会深感众佛经之妙味,而且也渐渐能把握住修佛的方法了。
怎样解读“观自在”这三个字?这是唐僧给后人开的一个大玩笑!使得众多的佛学家把此三字解释为“观世音”。观世音有很多的名字,当然这都是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立点,在不同的场合对她的称呼。比如:观世音,观音,大士,观自在,大自在天,千手观音,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观世音,大悲佛,妙善,西洋圣母,等等。
怎样正确悟解观自在这三个字呢?首先要把《心经》的题目读懂。《心经》的题目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中的经字是方法、途径、指南、路标等的意思。问题是她要告诉读者的是作什么的方法?是干什么用的方法?简单的说是由此岸渡及彼岸的方法,但又不同于通常的往生之说,而是渡及彼岸去作佛的方法。是即身成佛的方法。是见性成佛的方法。这个方法不同于净土宗的修习方法,不同于律宗的修习方法,不同于如来禅的修习方法,不同于汉密以及芷传佛教的菩萨乘的修习方法,也不同于芷密拙火功的修习方法……唐朝六祖所传的祖师禅与之类似,但它更多的是大日如来所传的秘密禅。
(三)
现代和近代的大陆佛教其主体是净土宗,净土宗最大的功绩是使佛教在中国大陆得以流传,得以续佛慧命。当然,中国佛教的特点是祖师禅,因为它深得文化人的青睐。但祖师禅在大陆早已几乎绝迹,仅仅留下一些公案供人把玩。
净土宗可谓是大众佛教,尤如下里巴人。它有较雄厚的信众基础,有简易的可行的操作方法,有通俗易懂的理论,故而深受大众的喜爱而广为流传。
净土宗的基本理论是:佛理甚深微妙,而末世断惑证理甚难,人们对佛理的解悟能力又是甚微甚弱,故而只能以念佛法门,以求得乘佛愿力往生净土为易行、可行之道。
话虽如此,但在实际操作中,修习净土也并非易事。比如念佛,须是心中有佛,而并非是修习净土的人常说的那句口头禅:佛在心中。因为大日如来曰:佛在心中,佛亦不在心中。用心礼佛,佛在心中。
试问,念佛的人中,又有几多是用心礼佛呢?问题是怎样才是用心礼佛?这也是修习净土的最难处。如果这个问题能解决,修习净土可谓是最方便的法门。
其实,你不论是修习任何法门,不论是修习再高深的法门,那怕是修习芷密的金刚乘中的顶峰无上密,若是不先解决用心礼佛这四个字,亦是无成。越是无上密,就须越是用心礼佛,此即无上瑜伽的核心。
如何是用心礼佛呢?观音曰:
日暮阳西沉,白花皆余晖,青烟袅袅起,古刹传钟声。
梵声连绵传,万事万物非,梦系红尘世,专心意犹新。
一言即九鼎,耿耿尽忠心,聚沙积成塔,默念众佛心。
良辰莫错过,凡事不分心……
(四)
大势至菩萨曰:摩诃我本大,般若元是说。
《心经》的题目可模糊的理解为:以最大的无限大的说法,告之由此岸渡到彼岸的大觉性海,作密多佛或大觉佛的途径。或直译为:作佛的无上法门。
可知为什么几乎是全世界的寺院,众僧尼在早、晚课时,《心经》都是必诵之经,必修之课?在晨钟暮鼓中,那鼓点声必须是以《心经》的字数来击,而且要连击三遍经文。却是经文开篇的三个字:观自在,就把云雾中的几多飞鸟尽迷巢,找不到回归的路……
对于释迦所在的原始佛教来说,打坐是最基本的修佛方法。打坐的目的是“见性”。这个性是什么?是生命的本质,又叫原性,在古佛门又称其为自性,佛性,佛面,佛心等等。
生命的原性主要分布在脑和脊椎,其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九十是集中在人体的海轮位和水轮位,即脊椎的最下部。通过打坐以及微妙的武火调息,将此生命能量,即性火,或性,沿中脉提升。当其提升并集中至眉心轮,亦即月轮时,人在坐中垂目就可观见一个明亮的光团,即性光团。通常在古佛门将其称为月,亦称为佛面、佛性、自性或自。因为作佛的就是它,故而也将其称为佛,又叫作“佛在面前”。
古佛门在修行中常用隐语,尤其是中国的祖师禅。月即是婵,坐禅即是坐月,要把这个月“坐”出来。故知禅即婵,月也。
当月在眉心轮出现后,打坐行观。观什么?月。这个月又叫自。《心经》开篇的起点极高,故而但凡未见月之人,对心经的第一句是说什么也是参不明白的,是因为你的眉心尚未“明白”。故知,修心经的人之起步点是已明明白白的见月了,否则这个心经对你没用。
《心经》的第一句是说:修佛打坐的这位菩萨,你好好看看,你的那个自,即那轮圆月还在不在?若在则可行深般若。
修至月在则叫明,若未见月则叫无明。严格来说,即便是修至见月,也还是叫无明。须是将月修至一轮明亮的火红的大日时,此时日月为明,这时方可行深般若。修至见月的这个过程,叫海上升明月,见日了,则叫东方金月,也叫日出东海,也叫东方圣境。而此时涅盘,则叫长虹贯日。
(五)
中国古代有本《指月录》,上面大多是记载的六祖门下的修祖师禅的得道高僧的参禅记录。书中讲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修出这轮明月,以及是否见月了。得月了就叫得道,尚未得月就不能称为得道高僧。
古僧有时用隐语亦将此月称为镜,或明镜。此镜是无台的,是不垢不净的,是不会有尘埃的。此即是六租的那首偈的内函。故而五祖一见,知其得月了……亦将衣钵传与他,从而演化出中国佛教文化的光辉。
参禅参什么?参的就是那个婵。彼此探个究竟,谁也别唬谁,你有我也有。但仅仅参的是有无吗?不是的。真正要参的是月中的意,这个意又叫祖师意。修至见月仍是不行,尚须亲见祖师意。这个祖师意又是什么?说来话又长了……
(六)
“祖师意”三字是六祖一门的绝密的隐语,即便是在密宗里,能了知祖师意的也几乎是绝无仅有,并被视为密中秘。实际上在六祖开创的“祖师禅”门里,修至见月就已经是大功告成了,就可自立门户开山收徒了。祖师意属更深一步了,已属深般若的修持领域,因为它已涉入大日如来所传的秘密禅了。
祖师意修持的机理是这样的,见月之后,意守此月,行观此月。如若相应有成,即用心礼佛,坐中就会出现哈欠连天,甚至月轮就会变幻为本尊师,亦即祖师。这个过程就叫无上瑜伽。


古佛门的修持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否是幻觉产生的幻视幻听?或是所谓的走火入魔?正是由于社会的不理解,政权方面还会以妖言惑众怪罪下来,故而这种修持方法是秘而不宣的密中之秘。就是持此法修行的人之间,互相交流时,也皆是用社会人甚至身边的僧尼众根本听不懂的隐语。这种参悟原本是对坐中行观祖师意时,对“祖师意”或本尊师月中开示的体悟性的交流,即对月象或意的交流,亦叫参月,参婵,并变化为隐语叫作参禅。
若是尚未见月,尚未得意的人也照虎画猫似的参禅,那就全是文字游戏了,甚至变成了骗人的鬼话。
祖师意中的祖师,即本尊师,也会随修持人的进深而不断升华。一旦显示的是大日如来所示之意,此意就称之为如意。
若达到了如意的境界,则可称为真如妙境。而此禅也就完全进入了大日如来的秘密禅,在这个过程中尚须完成圣火加持……
并不是说你想修秘密禅就能修秘密禅,须是你得有“秘密”才行。你若根本没有秘密,又哪儿来的秘密禅呢?
唐朝的祖师禅传至唐末,就演化为禅与教的对立。见了月的禅师自觉得大了不起,甚至还远远的未得如意,就自吹要比释迦佛还高还伟大,从而失却了用心礼佛之根本,也就再也深不下去了。只好大骂起佛祖,并使得祖师禅名存实亡,渐渐的就连那月也无人知晓了,连月影都没了,只剩下耍嘴皮子了。余下的大多想修持的人,因失去了修佛的方法,只好归入净土,改修念佛法门。

从现代科学最前沿的角度,怎样去解析、去理解、去理论古佛门出现如来祖师意这个令人疑惑费解的现象?
西方有的科学家认为在大自然中存在脊椎动物(包括人类)的自有其物种以来的历史的集体记忆,人类中的特殊人或群体可以与之沟通、联系。又有的西方科学家认为,大自然虚空中存在一种(生命)能量组织,其可以作用于人类。根据我十多年的研究,人类可以通过无上瑜伽的修习,或大日如来秘密禅的修习,可以与虚空中的生命原性进行交流。古佛门把那类虚空生命在交流中使用的图象语言,称为意,或如意。把交流的过程叫观月或观自在。
(八)
故《心经》第一句的“观自在菩萨……”是指坐禅修行的人主要是行观,观什么?观那个自在菩萨。什么是自在菩萨?
自即月,自在就是已见月了,原性激活了。这个被激活的,从海轮升起至月轮的性光团,就叫自在菩萨。
解读《心经》的第二个难点就是“舍利子”三个字。很多佛学家在此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都把舍利子三个字理解为是个人的名字。在古印度的当时的确有人叫舍利子,他是舍利的儿子,即他的母亲叫舍利。这位女子的眼睛出奇的美,又大又动人。人们把她的眼睛叫舍利。她的儿子呢?当然就叫舍利子了。
如果把舍利比作“原图”,由她产生的分子,即原图分子就叫舍利子。
在《心经》中借用了这个古老的典故,并借此比拟经文所要说的事,故而在经文里,舍利子三字就不再是个人名了,它已被抽象了,升华了。
在《心经》里,舍利子三字是表示一种特殊的生命形态。当人涅盘时,处于眉心轮的月,即性,会从梵天轮溢出而进入虚空界。这个性是生命本质,即原性。这个刚刚脱离人体遁入虚空灵异世界的性就叫舍利子。它的特征是自性本空,亦色亦空,色空不二。
舍利子已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它是诸法空相。它是非物质形态,可以通透物与物的阻隔,融通遍法界。
宇宙生命的原始,即母体,叫生命原图。她的形态尤如一只眼,晶莹玉白当中黑。宇宙中的佛是什么?古佛门的人都知道,佛是一只眼。这个生命原图又叫蜜多,蜜的含意尤如黑洞,能使万物归一。无穷无尽的舍利子可比拟为多,它们是生命原点。如果把生命原图比作舍利,则生命原点就叫舍利子。
尚若你夜读心经时,能把观自在、舍利子这六个字搞懂了,这一卷经方可显透出般若味浓浓。

最后,心经中说的大神咒是什么?很多佛学家念经时说,就是死活找不到大神咒!有的则武断的说,心经里根本就没有大神咒。现在我把《心经》的大神咒公示如下: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全文完) 作者 妙航 二00六年二月十三日于妙峰山

2014年9月22日星期一

修心-大隐于市

修心-大隐于市

S回复花一朵和海上月——到了我手里,天大的事……也都是芝麻案例!
所谓的修行、修心,尤其是所谓的修心——必须是在实战中……所谓的实战,就是每天的生活小事,每天的人与人的碰撞、摩擦,每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躲在无人区的山洞里……是不可能修心的?所谓的大隐于市……就是修心。这里的市——就是日常生活的碰撞。2014-5-28

人类的史前文化----妙航

人类的史前文化

世界公认的文明是文字、青铜器、城堡等等的形成,并以此推算各个民族的文明史。认为此文明时代以前的人类文化,名之为神话传说……比如我们的黄帝、尧舜禹等等,皆属于神话,不属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认为自殷商开始,方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开端。
但是,我们的先秦文化,系指黄帝、尧舜禹乃至殷商、周朝等等期间的……殷商之前的文化叫做神话故事,殷商以后的叫做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那么,黄帝以前的文化呢?没有……?
我认为,黄帝以前的人类文化(包括世界文化),应该叫做昆仑文化。昆仑的含义是——日轮女……名之为昆仑。
喀喇昆仑的意思是……背上有大日的女神!
这个文化现象记录在世界各地的宗教领域,比如佛菩萨的背后都有一轮大日;基督、圣母等等的背后也是一轮大日……
世界各地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共同记录了这种昆仑现象?而这种现象的时代,人类处于母系社会——欧美的人类学家称之为女神社会。
我们中国的传说就是女娲补天……并由此认为炎黄系属于龙凤传人。
描述这种人神混居的作品就是——封神榜,或者是叫做封神榜演义,背景是商殷时代的末期,以及周朝的兴起,并认为自此以后,天地相去甚远……天归天,地归地,人神各不相扰。
此间世界各地的宗教……名之为萨满,亦即巫教。并有无巫不成村之说。
我国的中医学就是源自于此——巫医不分,巫即是医,医即是巫;巫不异医,医不异巫。
欧美西医以前的医学,亦是如此。
2014-7-21

先秦文化-姓名学

先秦文化-姓名学

今天上香请王婆一起看芳菲的信,这是因为名字的事第一次请王婆看哈,
王婆给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就是以前的那些姓名学的知识都是死的,只能当个把手。
相应于她们时,她们会给图显示的,哈哈,挺有意思的。
绯红现在要做的就是放下以前的那些认知,真心和王婆学艺。
情深是根本,想起前几天晚上给王婆上香时,王婆让我和她蜜,说王婆就是我,我就是王婆。
我心依旧情独长,花心如海不变心。天姐说的。
和王婆关于姓名的交流附在了下面哈。2014-7-27绯红女
给王婆上香,和王婆一起看芳菲给S的信。
王婆一如既往地坐在堂前八仙桌的左边,王婆说我看就是她在看。

【没有遇到名师指点。】——看到这句时,王婆说,明师在眼前,非眼前非明师,混出来的江山不靠谱。

【1.有些字有几个繁体字,那应该按那个繁体字计算笔划呢?比如“干”,繁体字有“乾”“幹”“榦”三个,笔划均不同的。】
——我问王婆这种情况如何解决?王婆说,画地为牢。
给感觉芳菲这么问挺死板的。我请王婆说说。
王婆说,古时的字都是有来历有故事的,你在用字的时候,就会把这个字深层次所蕴含的意思给带进去。
王婆在这么说时,感觉“乾”“幹”“榦”这几个字都活了起来。
王婆说,用哪个字一是心境,二是寓意。
王婆这么说时看到一位纤细的红花衣古装女子盘坐在一几前,用笔在写着什么。
她说她是九天玄女,易的鼻祖。
九天玄女:字是符,要用到实处。
我问玄女妈妈用到实处是什么意思?
九天玄女:静心焚香时给出的字,就是你的心音……果。
我说,那具体到一个字时,有三个不同的字形,不同的笔划,取哪一个字哪一个笔划,是靠心灵感应吗?心灵感应是一下冒出来的。
九天玄女:对,无感不成应,应仙是上上法。
我说,明白了,难度就在这儿。
九天玄女:上香请王婆。
给感觉遇到芳菲说的这种情况时……上香请王婆,这是活的。

【2.朱作为姓是6画,但朱的繁体字是“硃”11画,那是否天格是12而非7?“耀”康熙字典笔划是20,其繁体字是“火字偏旁+翟”笔划18,是否应取18 画?】
——我请王婆来说说芳菲说的这个问题。
王婆说,这不是问题,还是从根上没理解透。
我请王婆从根上给讲讲?
王婆只说了两个字应天。又说显灵。
我说我应着您,请您给说一下朱应该按照几画算呢?
王婆说,6画,无其它。
本来想问为什么不按“硃”的笔划算,但心里感觉不应该问,天说几就是几,再问就像S对绯红说过的……是废话啦。
王婆说,琢磨不成仙,马蹄下生花。

【3. 在数理上五行不相克,是指天格、地格、人格。但在应用时,发现每个汉字也有五行的属性,是否名字中的每个字的五行也不能相克啊?】
——这是芳菲的第三个问题。
王婆说,理上不通,活不起来。硬搬死耗子。
王婆的话给绯红的感觉就是芳菲说的这些都是死搬硬套的百家之说,“百家之说”是冒出来的,百家有百说……
王婆接着说,五行运生万物。
这时给图,每个字都叉着腰立起来了,每个字都是朵花,它们自己会排列成最新最靠谱的组合。
其中有个字还伸出胳膊向我扔过来了一个小石头。
我:哈哈,这是什么意思呀?
给感觉还是相应。
王婆说,过去的都是参考,以后就是新生。
给感觉以前从网上和各个地方找的那些字库啊什么的,都只是参考,关键还是心应她们求真见。“真见”是给的。
绯红现在的情况好像还是死死地抓着以前自己掌握的那些书本上的知识。
王婆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全新的尝试。
我:谢谢王婆。

在看芳菲给儿子改名字的过程时,王婆说了句,以前的是个把手。
我试着按王婆刚才教的方法,把这几个字列出来,让她们自己去合。“合”是给出的。
单……俊……玮……彰……榕
单字跳出的是一个穿花衣的小姑娘。
俊字跳出的也是一个穿花衣的小姑娘。
玮字跳出的是一个腼腆的小男孩,
彰字跳出的是一个花白胡子的白衣老汉,
榕字跳出的是一个穿花衣的小姑娘,
哈哈,王婆坐在八仙桌前一敲锤,说,结案。
我说,OK,单俊榕。谢谢王婆。2014-7-27绯红女